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3xY1we_Bu6_jHJQQE2I6Hw
前段時間有朋友看了《食南之徒》,特別好奇書里面制作“蜀枸醬”的“蔞葉”是個什么東西,跑來問我。通過書里的線索,我估計它就是東南亞比較常見的蔞葉(Piper betle),一種胡椒科胡椒屬的藤本植物。
蔞葉在我國可能并不常見,但其近親 —— 假蒟(jǔ),也就是假蔞(lóu)在我國南方省份卻頗為流行。我在網上找資料的時候,什么假蔞葉包肉、假蔞燉雞、假蔞螺螄把人看得直流口水。
所以今年去廣西時,我就一直惦記著要找假蔞美食吃。光看小紅書,會有種假蔞包肉在廣西遍地都是的錯覺,但前幾天我居然一直沒找到。廣西沿邊的情況有點像西藏,路邊幾乎全是川菜、湘菜的天下,本地風味的餐館卻難覓蹤影。不過,在邊境市場閑逛時,我意外發(fā)現了幾家售賣假蔞葉的攤位,價格很便宜。
假蔞葉攤開差不多有手掌這么大,大致是心形;質地較厚,上表面頗有光澤,好像刷了一層油一樣;7條葉脈呈弧形排列,中間的3條葉脈在離基約1厘米處才開始分叉。
我輕輕撕開葉片一角,試圖嗅探其香氣,卻幾乎聞不到任何辛辣味,甚至幾乎沒有氣味,我不禁懷疑自己的鼻子是否出了問題。隨后大力揉搓之,葉片終于釋放出了一種類似于“豆香”的香氣,這種香氣不太鮮明、有點沉悶。確實跟我之前的心里預期有點不符,我還以為假蔞葉是跟紫蘇葉一個類型的呢!
用假蔞葉卷上肉一起吃的感覺就不一樣了。盡管假蔞葉本身味道并不突出,但我總感覺肉變香了許多。它不像生菜包肉,生菜那種過于爽脆的口感、微甜的口味會分散你對肉的注意力。它就比較低調,默默地中和了肉的腥味和油膩,為肉更添了一番風味。
回到南寧后,我總算是在餐廳吃到了正經的假蔞葉包肉,感覺與之前相似,它本身并無特別濃烈的味道,卻能讓外層的面皮更加香脆,內里的肉菜更加鮮美。不愧是一道經過時間考驗的傳統(tǒng)美食。
↑不要去摘公園里的假蔞葉吃!
回過頭來看看假蔞這種植物。在南方地區(qū),它是一種常見的野草,也是公園、綠化帶會種植的地被草本植物(這點與攀緣植物蔞葉不同)。我在版納、廣西的公園里都見過它。
花期時,它的葉叢中會長出一根根白色的棒狀小花;成熟后則會變成一個桑葚似的果序。果實的辛辣味就要濃重太多了,畢竟它也是一種胡椒。
作者:蔣某人
圖片:蔣某人、一手畫筆一手花
我也說兩句 |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